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21章一點 (23)

關燈
了。她估摸著時間對得上,方才能夠肯定的。”太孫妃輕聲說,“但這事還請母妃為她保密,小循說出這事來,自己也是擔著風險的。”

擔的什麽風險,豈非一目了然?幾個月前誰知道皇爺會病?眼看選秀在即,誰不是得一次算一次呢。太孫若是能一夜十次,只怕她們就更樂了!太子妃使勁擰了擰鼻梁,又問,“你肯定是皇爺給的藥?”

“我也問了王瑾。”太孫妃面上也是布滿了憂慮之色,“確實是皇爺賞賜的滋補藥丸,據說是皇爺吃著自己都好的……”

皇爺今年都六十多歲了,再是雄風不減當年,也有力不從心之感了吧,他吃的藥丸和太孫吃的藥丸那能一樣嗎?更別說這些道士們煉出來的藥,到底是仙丹還是毒藥,還很難說呢!

太子妃氣得手都有點抖了,卻不願在兒媳跟前發作,她又細問了幾句,把來龍去脈問了個清楚,明白確實是皇爺賞下的藥丸後,不禁是滿心的氣苦,卻又無法說得出口,只好握著太孫妃的手,流淚道,“好媳婦,若不是太孫婕妤心底純善,你又能見微知著,這事還不知該怎麽了局了。老人家畢竟是——”

天威深重,連這一句埋怨,到了口邊都不能說完,太孫妃眼中不知不覺也蓄滿了淚,兩人對望了一會,太子妃方哽咽道,“這事兒就交給我吧,你只管放心,娘心裏什麽都知道,什麽都明白!”

太孫妃的眼淚也掉了下來,兩婆媳依偎在一起哭了一會,太子妃便打發太孫妃回去,“好生歇著,別再掛心了,萬事有我呢。”

送走了太孫妃,她略沈吟了一會,便打發孟姑姑,“去尚儀局,把太孫宮的冊子取來給我看看。”

這本冊子,並不是誰都能取閱的,但以太子妃積年的身份和權威,卻不過是說句話的事兒。沒有多久,她便已經翻閱起了這本《內起居註》,太子妃做事很有章法,她居然從遷都那年開始看起。

這幾年間,太孫宮裏侍寢的規矩還是很嚴密的,徐循和孫玉女單獨服侍太孫的時候,兩人就是輪換著上夜,等到太孫妃來了,三人均分,何仙仙再來了以後,太孫在太孫妃屋裏歇得少了,但是從她屋裏勻出來的次數,也不是說都給了何仙仙——何仙仙告病的時候也多些,再說還要帶女兒呢。多數時候是徐循和孫玉女比較受寵。其中和徐循比,孫玉女侍寢的次數就又要更多了。

青梅竹馬,從小一塊長大,這樣的情分別人原也難比,再說現在宮裏就她和太孫婕妤無後了,太孫多照顧太孫嬪,也是很正常的事。

只是,太孫嬪如此冰雪聰明的一個人,會察覺不到這服藥沒服藥的差別麽?太孫妃侍寢次數少,沒留心也罷了,何仙仙更不必說,久別重逢更不會註意這個了。唯獨太孫嬪,是毫無任何借口可找的。太孫婕妤人微言輕,只靠著太孫的寵愛立足,膝下也是一片空虛,正需要子嗣傍身的時候,都會私下詢問大伴,又向太孫妃反映。太孫嬪可直接對她說話,甚至是直接規勸太孫的人,卻是一片沈默?

太子妃的眼神慢慢地就冷硬了起來,對著欲言又止一片迷惑的孟姑姑,她卻是一句話也沒多說,前因後果概不解釋,只是淡淡地合上了《內起居註》,“還給尚儀局吧……再往東門派個人,大郎回來的時候,把他截過東宮來。”

孟姑姑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,即使好奇欲死,主子不開口,她按例不敢多問一句,沈沈地應了一聲,便起身碎步退到門前。

轉身跨出門檻的時候,她聽到了一聲深沈的嘆息,這嘆息聲,竟浸透了失望之情。

“路遙知馬力,日久,見人心啊……”

如今皇爺身上不妥,太子又忙於清查趙王謀逆一案,許多軍國大事,自然是順理成章地要由太孫出面承辦了。因去歲遠征無功而返,今年皇爺才稍好一些,又要發兵去追逐瓦剌。 朝中大有錢糧吃緊的意思,為了吃透如今的局勢,太孫連日來也是疲憊不堪。

他從外朝回皇城太孫宮,直接東華門出去便是了,因外廷不比別處不能擅入,所以在東門被東宮中官截住時,便立時知道是母親尋他有事:這一陣子,母親也是忙於安撫趙王妃,只怕不知又有什麽棘手的事,要尋他一起商量了。

如此絲毫不存戒心地進了東宮內室,一進屋,見母親面上神色不對,端端正正地坐在椅上,太孫不免心頭一突,也是慎重了幾分,行禮下去,沒有母親說話便不敢起來,而是跪在當地,仰臉沖太子妃道,“母親,不知出了何事?”

太子妃面沈如水,稍一擺手,宮人頓時流水價推出去關門關窗,待得屋內再無別人時,她站起身一掌便扇在太孫面上,大怒道,“我自幼是如何叮囑你的!你都忘了麽!如何也學著你阿翁和你阿爹,把我的教誨拋諸腦後,去服什麽升仙的丹丸!”

只這一句話,太孫便知事發——這事細述原委,其實卻也不能怪他。

但凡是做皇帝的,沒有不愛長生。皇爺即位後,也養了一幫道士為他煉丹求壽,這都是歷代帝王題中應有之義了。皇爺自己愛信不信,只覺得有些丹藥吃了確實強身健體。而太子本人,因為肥胖不堪,走路有時候都費勁兒,也是長期在這幫道士獻上的仙丹中取用一些補益元氣的藥丸。和那些巴望長命百歲白日升仙的丹徒比,皇家的態度算是頗為克制了,太孫也是繼承了祖父和父親的態度,說要求長生,他是不怎麽信的,但是吃藥能強身健體,這個他卻頗為篤信。

奈何太子妃卻是極厭丹藥,非但自己不吃,連她所出兒女都是一粒也不許用,千金難買的仙丹到了她手裏,只餘倒陽溝一個結果。太孫秉性至孝,雖說被皇爺寵得略有些傲慢,但在母親跟前從來是絲毫脾氣沒有的。太子妃不讓他吃,他——他就只好偷偷地吃用了,卻也不敢隨便亂吃,吃的那都是皇爺在北征時賞給他補益元氣用的金丹了,當時一批賞了很多,他也未曾按時服用,就是略有疲乏時吃上一顆,只覺吃完後通體舒泰,果有神效。

這時聽太子妃這麽一說,太孫一面也是心虛,不知如何對母親解釋,一面卻也有些不服,不免抗聲道,“娘,這都是……”

好東西三字沒出口,太子妃劈頭又甩了一巴掌,“你是豬啊!不讓你吃,自然有我的道理!我身上掉下來的肉,如今倒是不聽我的話了——難道你娘還會害你?”

別看太子妃身量不高挑,可連著兩巴掌,卻把太孫甩得一聲也不敢吭,氣勢上完全被母親給壓制到了下風,他低垂著頭,望著眼前的金磚地,卻是把自己的思緒給深深地隱藏了起來……

太子妃瞅了默不作聲的兒子一眼,眼底也露出了一絲不舍,她嘆了口氣,緩下語調,壓低了聲音。“你想想,你父親在定時服用金丹以後,宮裏的美人是越來越多了,可子息呢,除了你那幾個夭折的弟弟妹妹,還添過孩子嗎?”

一句話,頓時把太孫說得面色慘變——比起漢王、趙王,太子宮的子息一直是很茂盛的,光是兒子就足足有七個之多,女兒也是不少,但這幾年來,雖然太子興覆不減,東宮卻也很久都沒有嬰兒的哭聲了……

“你阿翁吃丹藥吃得更早,妃嬪更多,除了你爹和你那兩個叔叔以外,也就是一個夭折了的四子而已……”太子妃越說越氣,恨不能一個巴掌再扇過去,“這東西說是仙丹,到底是什麽練的你知道?服了以後精神是健旺了,耗的是你自己的元氣底子!龍馬精神了又如何,一滴精十滴血,血耗幹了,精水稀薄,以後生兒育女更是無望了。你到現在也就是兩個女兒,未必不是仙丹的效用!這也罷了不說,血枯以後,你還能再活幾年?”

太孫周身一震,伏地再不做聲,太子妃瞅了長子一眼,情緒激蕩之下,也是脫口而出,“這一切錯處,都是因為你不能親近正妻,打從心底還存了些別的想法。這倫常一旦顛倒,家裏運敗了,什麽稀奇古怪的事也就都跟著來了。又是吃仙丹,又是寵妾滅妻,由著玉女兒給你出主意,硬生生把太孫妃屏在南京半年多不得上來,你媳婦心裏的苦你就沒想過?往日我還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,今後卻再不能如此了。宮裏處處,都要尊奉太孫妃為先,夫妻之事尤其必須如此!你一日沒個嫡子,這位置就一日不算穩!昔日你阿翁舉棋不定,多虧你占了嫡長名分,是個好聖孫。——你爹也就是兩個弟弟,你底下可還有六個呢!若是遲遲沒有嫡子,你要我怎麽辦好,要我怎麽辦好!”

處處在理,堵得太孫一句話不能回,太子妃的氣也發洩得差不多了,她一甩袖子,“以後,太孫宮的內起居註,我會時時查看,你自己好自為之。你終究是我和你父的長子,若扶得起來,怎能不扶?除非,是你自己扶不起來……”

她長嘆一聲,也說不下去了,簡直再欲抽太孫一記耳光,站起身狠狠地跺了跺足,遂轉入內室,居然是不願和太孫再多說什麽了……

太孫在金磚地上跪了半晌,才慢慢地爬了起來,當他擡起頭時,面上所有的情緒,已經消失殆盡。

出了東宮,太孫不忙回自己宮裏,而是帶著幾個從人往東苑奔馳了過去,在默林前駐了馬,方低聲吩咐王瑾,“回宮裏找人嘮嘮嗑,看看這幾日,有誰進東宮給母妃請過安……”

他行事雖然古怪,但下人們如何敢多問什麽?王瑾二話不說,撥馬掉頭就去了,不片晌回來道,“和門監一問,這幾日進內城的都只有太孫妃娘娘。別的貴人們,孫娘娘身上不爽未曾出院子,何娘娘、徐娘娘只在宮裏走走,卻未出宮門。”

太孫沈沈地點了點頭,自語道,“我猜也就是她了……”

他面色一冷,反手一馬鞭抽在梅樹上,頓時抽得樹皮四濺,梅樹輕搖,綠葉子紛紛揚揚地落了下來,全數跌在了太孫身上。

“殿下——”王瑾和眾從人都驚住了。

“我沒事。”太孫很快回覆了自持,他自嘲地一笑,不過片刻,又將面上的情緒全數收斂起來,只轉身橫了眾伴當一眼,冷聲道,“我知你們都有徒兒、菜戶,平時拿我的事出去賣好,我也睜只眼閉只眼,就這麽過去了。可今晚的事,若是流露出半點風聲……”

他是屢次出征的人,手上焉能沒有人命?此時一眼掃過,眾宦官也不只是怕的還是裝的,均都雙股站站,跪了一地大聲表白,太孫也不在意,他冷冷一笑,翻身上馬揮鞭,竟是毫無等候從人們的意思,便兀自奔進了夜色之中,往東宮方向回去了。

☆、著急

不能不說,太孫的話還是很有權威的,帷幕後的消息,不論是太孫妃又或者徐循,都是一無所知。外頭人知道的,只有這天晚上太子妃把太孫接到東宮說了一會話,太孫出門後過了沒多久,許是忘了什麽,便又回轉了回去而已。

自當日以後沒有多久,趙王的案子也出了結果,趙王本人因為一直沒有就藩的關系,護衛都駐紮在京城左近,如今整個王府也是大清洗了一番,趙王本人幸保無事,卻自然也是寵愛大減。倒是原來連逢年過節都經常不進宮的趙王妃,現在一下增多了進宮走動的腳步,和太子妃的往來,也要比從前都頻密了許多。

皇爺的身子,也是漸漸地見好了——不過,老人家也是有點閑不住,這才見好就又要張羅著北征。皇城裏的這個夏天,註定啊,還是那麽的不寧靜。

再不寧靜,和徐循也沒什麽關系。這幾個月,太孫先是一個月都沒有招人侍寢,一個月後又和從前一樣,開始了規範的侍寢生活,太孫妃、太孫嬪、徐循、何仙仙四人輪流當值,誰病了便等病好了補上,雖說這忽然的變化有幾分耐人尋味,但如此一碗水端平,倒也省得大家再去猜測什麽了,再加上太孫顯然儼然是已經不再進補了,心事一去,太孫宮的日子,還要比以前更省心了幾分。

幾年前的宮闈慘案,畢竟已經漸漸地為時間沖淡,如今的內宮又有了幾分歌舞升平的氣概,四時八節,常有宴會。得了閑張貴妃也會接徐循進宮玩耍說話——別看太孫妃是日後的太子妃乃至皇後娘娘,以張貴妃的輩分和底蘊,她倒真還是想見誰就見誰,不必特別照顧太孫妃的面子。

在徐循來說,到張貴妃娘娘跟前奉承,也不是什麽苦差事。張娘娘見多識廣,為人親切老成,是個良師益友般的長輩,掌故是一套一套地不說,出手也大方,跟在張娘娘身邊,還能見識到許多宮外進來請安的誥命、王妃,徐循也能蹭著聽些宮外的家長裏短。

唯獨的不安,就是害怕張娘娘問起那枚藍寶鳳釵了,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,徐循也漸漸放下心來——雖說那枚藍寶石,的確是稀世難得的好東西,但三寶太監都又下過一次西洋回來了,徐循又添了不少首飾不說,張娘娘手裏的好東西,還能少得了嗎?時日久了,恐怕娘娘也真把那枚鳳釵給忘了。

這一日張娘娘突然有了興致,想去西苑的瑞獸林裏再觀賞一番三寶太監從西洋帶回的瑞獸麒麟,徐循也在宮中,自然有份隨行,一行人騎馬的騎馬,乘輿的乘輿,張娘娘攬著徐循,讓她坐在自己身側,兩人共乘一擡八人的肩輿,路上便指點徐循看道,“你瞧遠處那片樓閣沒有?前年采選來的那幫秀女,都等了一年多了,我還以為這個月好容易能選上呢,沒想到皇爺根本無心選秀,一心只要出去打仗。也不知她們還要等上多久,若是到了明年還騰不出手來,倒有些人都老了,我看是只好放回家去了。”

徐循這才知道,原來已有一批秀女預備在西苑裏,只等著皇爺閱看采選了,她心頭那隱約的不安又加深了一分,蹙眉只是不語,張貴妃見了,便笑道,“怎麽,我一句話沒說對,小徐循倒是有心事了。”

“那倒是沒有……”徐循忙說,“就是娘娘一指這西北邊,我倒是想起來了,也不知安順寺修好了沒有,若修好了,我還想去上一炷香呢。”

皇城內也是有寺廟的,只是才建好沒多久,就因為三大殿火災而焚毀,這幾年都陸續正在重修。張貴妃聞言便道,“你倒是心誠,想求什麽呢?這麽著急。”

見徐循低頭不語,張貴妃哪有猜不出來的?她輕輕地嘆了口氣,略帶憐惜地輕輕摸了摸徐循的臉頰,開解道,“這種事,求佛有什麽用?你也別著急,總得後你那胡姐姐一步才好。”

這話便很貼心了,徐循微微一震,垂下頭去沒有說話。

也許是因為和徐循畢竟有了幾分情分,也許是因為在皇爺跟前小心翼翼的生活,使得她於別處不願再壓抑自己的性子,今日,張貴妃的話還是說得比較透的。“你身邊的嬤嬤們固然賢明,但始終只是下人,有些事看得不明白。我這麽和你說吧,小家夥,國朝最重嫡長。嫡妻無子,乃是不祥之兆……你若是生個女兒,不過是多一個人在世上受苦而已,若是生了兒子,還未必是你來養呢……好飯不怕晚,橫豎你有寵,多等幾年怕什麽?”

徐循囁嚅了一下,到底還是說了心底話,“有了新人忘舊人……眼下,新人都在西苑裏等著了……”

張貴妃嘆了口氣,“國朝後宮,是最看重品級的,你這樣的潛邸舊人吃不了虧的,只把心往肚子裏放吧。真要著急,也該是後來人著急,你有什麽好急的?”

她的眼神不免也有幾分幽深了,“沒喜訊,未嘗不是件好事。這女人從懷上兒女開始,有無數道險關要過,在宮裏都還算是好的了,有醫婆都是隨時備著的,就是這樣,這些年來死在生產上的妃嬪也不是少數。生下來養不活,根本外頭都不知道的也有的是呢,你當這些年來,皇爺就只有四個孩子麽?生下來就咽氣的孩子也有好些了,費了多大的勁,盼了十個月,還沒養活幾天……”

她閉上眼,聲線也有輕輕的顫抖,徐循至此,如何不知張貴妃的往事?她忙投入張貴妃懷裏,乖巧地道,“惹起娘娘的心事,都是小循的不是……”

“也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。”張貴妃也就是失態片刻,很快又恢覆了淡然,“那是個女娃,這麽清清靜靜地走,我有時想起來也替她高興。咱們國朝的公主啊,實在是……前兒寶慶進來的時候,你在不在?私下裏對著我,又哭成了個淚人兒……可憐當著皇爺的面,還要為她男人遮掩。”

寶慶長公主,是皇爺最小的妹妹,改朝換代的時候才不過四五歲,還沒有太孫大呢,皇爺一直是把她當親女兒看的。待到長成出嫁,還是太子爺親自送嫁呢,可就是這樣,駙馬爺待她不好,寶慶長公主也無處說理去。太祖爺為了規範前朝公主飛揚跋扈的現象,對天家女眷,不論是媳婦還是女兒,約束都是一樣嚴格。公主出嫁時,學了一身的《女德》、《女誡》,就是沒有學過一點刁蠻之氣,跟著的嬤嬤又管束得嚴厲無比只要駙馬刁鉆一點,哪有不受欺負的道理,身份雖尊貴,一個個倒是比徐循她們都更是受氣的苦瓤子。

徐循自然不知底細,也是有意岔開話題,細問之下,不免嘆息連連。張貴妃又把話題繞回來道,“你看,生女兒也是沒意思的,生兒子……其實也挺沒意思,各地藩王,現在都如同坐監一般,在封地裏無事不能出城。日後長大就藩,你要見一面也難比登天,有什麽意思?”

她望了徐循一眼,又輕輕地嘆了口氣,“若生出來不是藩王,而是太子,你可就更為難了……”

徐循被張貴妃說得,本來火熱的心思,仿佛被潑了一桶涼水似的,見張貴妃沒往下說,她也沒有追問,只是搖頭由衷地道,“在這宮裏,雖然吃好穿好的,可有時候,卻覺得怎麽這麽難呢……”

張貴妃輕輕地把手放到徐循額角——重重地頂了一下,才道,“你難什麽?主母大度,婆母親切賢惠,連我這半個太婆母都如此疼你,你夫主疼你,姐妹也是和和睦睦的沒那些爭風吃醋的事兒,你就是下嫁到不如你的人家,除了是個正妻外,怕也沒有這麽好的親戚了。你這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,為了個愁字,真是雞蛋裏挑骨頭,挑都要挑出些不好來。”

她這話是半帶了戲謔的,徐循也聽得出來——雖說是祖輩人,但張貴妃論年紀也就是比她大了二十歲不到,兩人熟悉起來,說說笑笑的有時也真和朋友一樣,輩分感並不是很強烈。是以張貴妃打趣地數落她,徐循也並不害怕,她還是忍不住嘆了口氣,才承認道,“人心不足蛇吞象,我是有點得隴望蜀啦,本來也是因為有點著急,現在聽您一說,倒覺得沒那樣急切了。”

“可不正是如此了,該你的那就是你的,有什麽好著急的?”張貴妃點頭道,“三寶太監素來能夠相面,還和我說起你呢,說你命中帶子,而且,此子是——”

她左右一看,戲劇性地壓低了嗓音,附耳在徐循耳邊繼續道,“貴不可言……”

徐循的呼吸一下就抽緊了,她又驚又疑地看了張貴妃一眼,過了一會,才強笑道,“娘娘又和我說笑話呢,三寶太監就見了我一面——再說,他信回教的,如何又會相面——”

“信不信由你了。”張貴妃滿不在乎地一笑,“下回他進來的時候,我把你也喊上,你自己問他去。”

徐循努力遏制著自己砰砰的心跳,她說不清自己的心情,在激動和興奮中,似乎又有一絲恐懼與猜疑縈繞著小婕妤的心靈。她靠在張貴妃懷裏,情不自禁地已經開始猶豫了:下回若是真的見到三寶太監,她該不該向老人家求證呢……

不過,要見到三寶太監,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,他老人家年事已高,平日無事都在自家宅邸中休養,奉詔入宮也是很偶然的事。上回進宮向張娘娘請安,更是偶然中的偶然,一直到當年冬天,徐循都能沒能和他碰上一面,臘月裏三寶太監奉詔下南京為第六次下西洋做準備,徐循碰上他的幾率,也就更為渺茫了。

這年冬天特別地冷,病倒的人也有很多,太孫妃、何仙仙以及何仙仙的幼女都感染了風寒,整個冬天都只有孫玉女和徐循服侍太孫,等到春月裏,太孫宮中,便又傳出了好消息

☆、管家

太孫宮裏已經有兩個小姑娘了,其中太孫妃生下的大囡囡今年已有三四歲,正是蹣跚學步的年紀,何仙仙生的小囡囡也已經會叫爹親娘親了。可以說對伺候孕婦,太孫宮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和規矩。再加上孫玉女的經期本來動靜就大,才一個月沒換洗就引起重視了,細查之下發覺有孕,便順理成章地把陣仗給鋪排了開來。

何仙仙身子沈的時候是如何的待遇,徐循不在身邊也不知道。孫玉女平時沒事就能讓禦醫來扶脈的,現在有了身孕自然也是如此,司藥南醫婆只是作為補充罷了,饒是如此,在知道了消息以後,太子妃還是出面和六局一司打了招呼,把南醫婆又要到了太孫宮裏,貼身和孫玉女住著,照看她的飲食起居。孫玉女得的重視,也就可見一斑了。

這幾年,年年皇爺都要帶兵出征,幾乎都成了慣例了。去年病才好,今年因正月裏瓦剌犯邊,皇爺勃然大怒,還沒過春月呢,便下令眾人預備親征之事。因這一次和去年又有所不同,的確是先有戰火,而且據說動靜還不小,所以……這選秀的事,又耽誤了下來。張貴妃唉聲嘆氣,和二十四衙門打了好幾次官司,又冒險稟報了皇爺,到底還是把那一批秀女給遣送回家了——最終選秀,起碼皇爺要閱看幾次了,在國家有戰事的時候還忙於此事,傳出去影響總是相當不好的。更別說皇爺看來是沒這個心思了,這幾年他有大把時間可以把選秀的事兒乘便就給辦了,但次次都有別的事分心,也可說明皇爺對此事的確是不那麽看重。

都被選入宮中了,眼下又要被打發回家,真不知這一批秀女是幸運還是不幸。徐循和張貴妃談起此事時,張貴妃倒是笑說,“這有什麽,好吃好喝地養了兩年,雖說還沒當真做主子們看待,起碼也能學一身的宮女氣派回家,回去以後,聘她們的人家可就多了。不比入宮應選差多少。”

皇爺都已經年過花甲了,那幫小姑娘過十八歲的能有幾個?徐循也覺得張貴妃娘娘說得有理,不免亦有幾分悵然若失:雖說得了張娘娘的提點,也深知欲速則不達的道理,但現在連身體似乎最弱的孫玉女都有了身孕……

然而,這種事也只能看緣分了,好在太孫對她的寵愛並不減從前,如今孫玉女有了身孕,太孫妃又還沒好——前年冬天,也許是因為不適應北京的氣候,太孫妃得了咳嗽,現在每年到了天冷都要犯的,往往得等開春一個多月了才好起來。再加上何仙仙似乎倒是日漸有失寵的態勢……徐循在侍寢之事上,自然是獨占鰲頭了。太孫現在回了太孫宮以後,往孫玉女那裏走一遭,然後幾乎就直接到宜春宮裏來歇了,第二天一早,再去清和閣看望太孫妃,和她一道用早點,倒也是一碗水端平,近乎是無懈可擊。

男人的寵愛,徐循自然不會不珍惜。再說,太孫的殷勤垂顧,也不是沒有好處,起碼來自太孫宮中的各色供奉,也要比以前更為精致、大方了,有時徐循自己都沒覺得哪裏短了什麽呢,王瑾四周一看,便打著太孫的旗號,把好東西給送來了。什麽太禧白、秋露白、天玉露、精萃膏……這些從前徐循難以盡情享用的吃玩之物,如今倒是予取予求,就連太孫宮內的廚房,都可應承小徐婕妤的單獨點菜了。所用份例,遠遠是超出了徐循的品級。

以她如此的寵愛,再加上張娘娘和太子妃的青眼,倒是名正言順地越過了何仙仙,代替有病在身的太孫妃,來照看一整個太孫宮,以及孫玉女這個精貴的孕婦。

徐循對這個任命,一開始是有幾分惶恐的,還特地跑了東宮一趟,向太子妃表明了自己的憂慮:人微言輕,又是小戶人家出身,上不得大臺盤,只怕是擔不得打理宮務的大任。

太子妃對徐循一直都是挺喜歡的,如今對她就益發和氣了,徐循只能隱隱地猜測,這也許和她對太孫妃的密告有關——當時她私下和太孫妃說過一次以後,兩人便再未提起此事。從各種動靜中看來,徐循判斷太子宮裏可能是知道太孫擅自服藥的事了,但卻未想到太孫妃並未隱下她的回報之‘功’。一時間心中也是感慨萬分,對太子妃的人品,自然是越發欽服了。

“你也不是沒管過太孫宮。”太子妃讓徐循坐到她身邊,攬著肩頭細細地審視了一番徐循的長相,她滿意地點了點頭,“在你胡姐姐沒來的時候,我看你和你孫姐姐一道,把宮裏不也是管得井井有條——更別說,幾次你隨太孫單獨外出時,也把他身邊眾人都打理得服服帖帖的?”

長輩要擡舉你的時候,不表示出惶恐,未免有點太居之不疑了,可要是一味推諉,也容易惹來長輩的不快,徐循囁嚅了一下,也不好繼續反對下去了。倒是太子妃見她勤謹虛心,越發滿意,因笑道,“怕什麽,蕭規曹隨也就是了,有不懂的事,你直接問你胡姐姐也是一樣的。”

徐循遂只好應承下了管家的差事,和從前只有她一人時一樣,重新掌管起了太孫宮內的日常庶務。

和前幾年不同,現在太孫宮安頓在京城,也有兩三年的時間了,宮中規矩已經十分完備,似徐循這般只是臨時幫管一段時間的,多數只是應個卯而已。很多事自然有宮內衙門去做,徐循亦是不多問多管,只把兩件事拿在手中:一件事便是各宮人口上夜當值,另一件事,便是四季物資的入賬登冊和發放工作。

她將太子妃給的蕭規曹隨一句話,當作了金科玉律。四人待遇嚴格分等,所有資源,都是以太孫妃、太孫嬪、太孫昭儀、太孫婕妤為次序挑選發放,她自己排在最末,每次也只按規矩取用各色供奉,至於別人——主要是孫玉女——若有什麽超等索要,由中官回到徐循這裏,徐循量太孫宮賬簿上,如有的都慷慨滿足,不過轉頭記入公賬:某月某日,太孫嬪孫氏遣人索銀霜炭百斤。

她做一切事情,並未特別瞞人,都在中官註視下記賬。每月還要把賬本奉給太孫妃、太子妃查閱,因此在第二個月上,太孫嬪的動靜就小得多了。倒是太孫那處的用度陡然暴增。

他現在歇在宜春宮的日子多,大部分時間都在分享徐循的用度,或者說,徐循都在分享他的用度,現在忽然有了變動,徐循不必看帳也是有所感覺,這天晚上便主動對太孫談起,因道,“若是玉女姐姐害怕動靜過大,被人閑話。大哥你和胡姐姐打聲招呼,把孫姐姐的用度加一加不就行了?又何必這樣麻煩呢,如此掩耳盜鈴的,胡姐姐和何姐姐知道了,心裏只怕還更不好受。”

其實孫玉女超量索要的,主要是銀霜炭和乳制品,炭也還罷了,她要吃的牛乳酥之類,倒是難得之物,太孫宮裏的供奉也不多的,多要了的確就十分顯眼,哪裏能瞞得過人去?與其這麽遮掩,倒不如過了明路,大家互相理解一下,幾個月的時間稍微對付對付,也就過去了。這麽遮遮掩掩的,倒顯得做賊心虛,只怕太孫妃知道了,心裏還更難受,更有被排擠的感覺。

這幾個月,太孫和徐循都快趕上一般人家的小夫妻了,除了偶爾去何仙仙那裏留宿以外,回宮在孫玉女那裏盤桓一兩個時辰以後,他已經很習慣於到宜春宮和徐循說說話,一道用個夜點,再登榻入睡……他不能不承認,宜春宮裏有一種輕松自在的氛圍,是別處所無法比較的。就是心裏再有一團難以排遣的郁氣,在宜春宮裏,都有點發不出來。

就好比現在吧,明明往上報的人是徐循——其實她暗地裏把帳平一平、瞞一瞞不就行了?可她先聲奪人這樣一提,倒叫人開不得口了,太孫看看她,也沒法生氣:徐循又不知東宮裏的那一番對話,自然不曉得他如今的難處。

“那倒也不必了,現在娘也不管事,要加用度,得和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